(华盛顿十八日电)美国联邦调查局(FBI)昨天公布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蕊担任国务卿期间,私设伺服器收发公务电邮的「电邮门」调查报告,希拉蕊亲信去年曾找上FBI谈「交换条件」,要求调降希拉蕊电邮机密等级,企图淡化违法的严重程度。
要求调降机密等级
希拉蕊2009到2013年担任国务卿时的次卿甘乃迪,得知FBI要查希拉蕊用私人电邮处理2012年美国驻班加西使馆遇袭案,找上FBI官员要求调降相关资料的机密等级,结果对方说若国务院愿增加FBI外派伊拉克的人数,才愿帮忙。
国务院和FBI否认利益交换,指并未调高FBI外派人数,FBI也未答应调降机密等级的要求。调查同时发现,甘乃迪曾施压至少1名国务院官员,要求不要把文件列为机密。
调查发现,不是希拉蕊本人,而是国务院管理署次卿(Undersecretary for Management )甘乃迪(Patrick Kennedy)。他在联邦调查局(FBI)最新一批公开的,调查希拉蕊违规使用私人电脑的记录与FBI探员的笔记中,被发现涉及「利益交换(quid pro quo)」的行为。FBI把这样的探员调查记录或笔记,统称为「302」号档案。其中一份「302」指出,甘乃迪要求FBI把其中一份标为「高度机密(SECRET)」的希拉蕊电邮,「解除机密(de-classify)」。甘乃迪提出,如果FBI答应了他的要求,国务院会增加FBI的预算,在目前不准派FBI探员的国家,增加FBI的名额。白纸黑字。你给我好处,我还你优惠。「quid pro quo」!
在FBI的这份「302」档案中,这名探员是说,他在「压力下」,替一封希拉蕊的电邮「解除机密」。但是,FBI指出,他们没有替何希拉蕊电邮「解除机密」。
FBI局长柯梅在国会作证时曾说,希拉蕊用私人电脑送出的公文中,至少有3封公文的上面有代表「机密(classified)」的「c」字记号。但是,甘乃迪提出了要求,FBI没有接受,甘乃迪答应FBI的好处,也没有送出。
来源:华人今日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