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右任丨逃亡上海却成人生走向辉煌的转折点

发布于: 2019/02/27  8:18 pm 更新于: 2019/02/27, 8:18 pm


进入震旦

1904年春,26岁的于右任因写诗讥讽清廷遭到通缉,一路辗转逃亡到革命志士云集的上海滩,初来乍到的于右任囊中羞涩丶举目无亲,独自在法租界的一家小旅馆内渡过了一段十分困窘的生活,后竟连小旅馆的费用也无力支付,就在他即将落魄街头时,偶然遇到了同乡吴仲祺,得到了这位狭义之士的帮助。

之后的一段时间里,于右任一直寄宿在吴仲祺家里。吴府藏书颇丰,交游甚广,他浏览了大量书籍文献,眼界大开,还结识了许多对他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的人。

于右任在雷祝三的引荐下,拜见了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。马相伯对于右任的事早有耳闻,对其非常欣赏,便邀请于右任进入自己创办的震旦学院就读,并免除学杂费。于右任为防清廷耳目,取“流亡学生于伯循”之意,化名“刘学裕”注册学籍。

于右任在进入震旦学院之后,锐意进取,刻苦学习,深得马相伯先生器重,还特备陕菜,常邀其家中赴宴。

诱人·右衽·右任

1905年春,梁启超主编,日本横滨出版的《新民丛报》第十八号刊登了一篇钱基博的《中国地理大势论》,挑拨南北方民族矛盾,于右任读后非常反感,即撰文痛驳。文章写成时,觉得署真名实为不妥,左右思索,决定以“右任”为名。

“右任”二字虽为于右任字“诱人”谐音,又内蕴“右衽”之意。古代我华夏中原地区服装前襟向右抿,而少数民族服装前襟向左,故于“右任”之意不仅含脱胎换骨之意,更有与满清决裂抗争之意。

《新民丛报》

梁启超对于右任的文章极为欣赏,并刊登在当时的二十一号报上刊出,还专门加了一段按语,“于君所言,字字敬佩。”其后又致函特邀于右任东渡扶桑一晤。

《新民丛报》是于右任正式发表的第一篇文章,他也因此以“右任”之名声名大噪,遂以“右任”行世。逃亡上海的于右任贵人不断,这也成为他人生走向辉煌的开端。
于右任行书七言联赏析:

释文:千里江湖堪送目,一窗松竹更论心。
题识:显程仁兄正之,于右任。
钤印:于(朱)丶右任(朱)
尺寸:149cm×40cm×2
赏析:
此副《千里一窗》行书七言联内容为宋朝诗人孙介的七言律诗《偕同人登虞山乾元宫》中的颔联。诗的原文为:千里江湖堪送目,一轩松竹更论心。
根据运笔丶结字丶书体丶落款及钤印等特征分析,此副书作约为于右任先生40岁之前所书,此时期正是于右任先生在深谙“二王”丶褚遂良丶赵孟俯行书真谛后寻找自己书法心线之时。作品一气呵成,书为心画,与此可见一斑。

西安市徳风堂画廊以“传承弘扬丶诚信求真”为宗旨。长期购丶销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。当代名家丶名人字画订制(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),帮您免费鉴定字画。

营业时间:09:00 - 18:00
咨询电话:029-87272943
详细地址:西安市南门里与朱雀门之间的五岳庙门78号(大车家巷南口海友酒店西10米路南)

堂主鲁先生
电话:135-7203-2888
微信:158-2980-7777

投稿邮箱:3420723838@qq.com

扫描下方↓二维码
获取更多精彩资讯



返回页首
举报
点评这篇文章
点评这篇文章
 
1 2 3 4 5
0个人参与评分
Advertiser Disclosure
最新商家点评
ChineseInLA总共有76646条点评, 59229次评分
专业驾校教练—郑教练(女教练)超耐心
Review by 2379cj6bj6 at 09/06/25
老师教得很详细也很有耐心!
Wilson专业小车及卡车驾驶教练-DMV注册专业教练-成功驾驶学校 -(...
Review by jackdean at 08/21/25
Wilson教练不仅教会了我开车的技能,更让我建立了安全驾驶的信心。如果你怕被骂、想轻松愉快地拿到驾照,真心推荐这...
开心快餐
Review by 记忆美好 at 08/19/25
美味的食物总能治愈人心。!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