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mu美国站再掀扫号风暴!一大批店铺被封,卖家如何自救?
引言
近日,大量Temu美国站卖家突然发现自己的店铺因注册信息违规被封禁。店铺内所有在售商品被全部下架,卖家无法添加新商品,用户也无法查看或购买产品
这是Temu平台疑似今年内的第二轮大规模清查。早在3月18日,Temu就曾因虚假资料入驻问题进行过大规模扫号。
一、
扫号风暴突袭,卖家遭遇重创
8月18日开始,Temu美国本土店铺的卖家们遭遇沉重打击。店铺因为注册信息违规被封号,所有在售商品被紧急下架,卖家无法上新,连补货都成了奢望,用户也没法下单。
被封的店铺不仅销售权限被取消,就连资金也被冻结,导致货物滞留,局面一片混乱。许多卖家的前期投入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全都打了水漂。
平台通过“系统筛查+人工审核”的双重机制进行风控。系统自动检测店铺的注册信息、登录环境、IP地址等数据,发现异常就会列入高风险名单,然后审核团队进行人工复核。一旦被确认为违规店铺,处罚将长期生效,卖家虽可在6个月内提交申诉,但成功率极低。
二、
真人店与资料店:合规与风险的分水岭
在Temu平台的开店热潮中,“真人店”和“资料店”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路径,它们之间的差异揭示了此次封号潮背后的深层原因。
真人店
真人店提供真实有效的营业执照、税号及法人身份证明;封店风险低且可控;需完整的人脸识别验证视频;使用独立纯净IP;通常提供至少一个月质保;价格较高,普遍在2万元以上。
资料店
资料店则依赖虚假或伪造信息注册;封店风险极高;人脸验证视频往往不完整或存在瑕疵;多使用虚拟IP;质保期短甚至无保障,常见为7天以内;价格低廉,多在500至5000元之间,但后续经营隐患重重。
三、
平台监管升级,合规趋势加强
Temu平台正在持续加强合规管理。2024年11月,平台已因欧盟市场要求实施“欧代新规”,对造假卖家处以罚款。
2025年7月,Temu进一步发布资质合规公告,要求检测报告严格规范,禁止同一报告号多版本、虚假检测数据等行为,违者将面临治理措施。
平台还强制签署《商品合规声明》,明确所有因合规问题引发的责任由卖家自行承担。该声明详细列明了各主要市场的关键准入要求。
除了注册信息违规,发货环节的违规同样是Temu重点整治的对象。今年2月,Temu就曾发布过整治跑水账号的通知。这类操作被平台发现后,轻则全店下架限制提现,重则终止合作并牵连关联店铺、永久封禁。
四、
海外仓:合规经营的有效助力
随着全球监管日趋严格,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对合规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。在这种情况下,海外仓服务成为了卖家的一个重要选择。
使用海外仓可以帮助卖家规避关税风险。通过在美国设立海外仓,商品直接从当地仓库发货,无需缴纳进口关税。
同时,海外仓还能提升物流效率。实现本地存储与快速发货,缩短配送时间,提升用户体验。
海外仓还支持“小单快反”模式,卖家可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库存,降低滞销风险,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
五、
卖家应对策略:合规是唯一出路
面对平台日益严格的合规要求,卖家需要全面自查资质文件,确保营业执照、法人信息、税务登记等真实有效。任何虚假信息或伪造资质都将面临永久封禁的风险。
运营过程中需规范网络运营环境,使用纯净IP地址,且IP归属地与店铺主要运营场景匹配,避免因IP共享、多店同IP导致的关联风险。
卖家还需要完善售后服务体系,按平台要求提供至少1个月的质保服务,明确售后退换货政策,保障跨境消费权益。
尽管合规店铺前期投入较高(通常在2万元以上),但能有效降低封店风险,保障长期经营稳定性,这部分投入实则是对店铺安全的必要投资。